故意诽谤他人名誉负什么责任

2025-11-06 10:43:24 法律在线 0
  故意诽谤他人名誉负什么责任?故意诽谤他人名誉要担民、行、刑三方面责任。民事上,被侵权人可要求停止侵害等,侵权人要消除影响等并可能赔偿损失;行政上,公然诽谤会被拘留或罚款;刑事上,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会被判刑。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故意诽谤他人名誉负什么责任

   故意诽谤他人名誉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的责任。

   民事责任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侵权人有权要求诽谤者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同时,侵权人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还可能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

   行政责任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角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网络诽谤怎么找证据

   网络诽谤找证据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诽谤内容证据:对诽谤信息进行截图、录屏,固定网页页面、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评论等内容。若信息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可向公证处申请保全证据公证,以增强证据的证明力。

   2. 传播情况证据:收集诽谤信息的浏览量、转发量、评论量等数据,可通过平台后台数据、相关统计工具获取。也可收集证人证言,如看到诽谤信息并受到影响的人的证言。

   3. 身份证据:确定诽谤者身份是关键。若在网站或平台发布,可要求平台提供发布者的注册信息,如用户名、IP地址等。若平台拒绝,可通过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获取。

   4. 损害后果证据:收集因诽谤行为导致的名誉受损证据,如单位的处分决定、他人的负面评价等。还需收集精神损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心理咨询记录等,证明因诽谤遭受精神痛苦。

   三、诽谤收集哪些证据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收集证据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书证:如信件、传单、网络帖子、聊天记录等,这些书面材料若包含诽谤内容,能直观呈现侵权事实。例如,他人通过电子邮件散布不实言论诋毁您,该邮件就是重要书证。

   2. 物证:若诽谤行为涉及实物,如写有诽谤话语的海报、横幅等,可作为物证。它们以物质形式存在,能证明诽谤行为的发生。

   3.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比如录下的他人当面诽谤的音频,或记录诽谤场景的视频,能清晰还原诽谤的具体情况。

   4. 证人证言:知晓诽谤情况的人所提供的证言。证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能客观陈述所见所闻。例如,现场听到诽谤言论的人所作的证言。

   5. 鉴定意见:当涉及专业问题,如网络诽谤中对发帖IP地址、账号归属等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的意见可作为证据。

   收集证据时要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以上是关于故意诽谤他人名誉负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