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子女
一、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子女
离婚时,财产分配与子女问题是重要方面。
财产分配:夫妻共同财产一般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例如,一方在婚姻中对家庭付出较多义务,如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在财产分割时可适当予以照顾。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如婚前财产等,不参与分割,仍归个人所有。
子女抚养:子女抚养权归属根据子女年龄及双方具体情况判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数额可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二、离婚后财产还要公证吗
离婚后财产是否需要公证,取决于具体情况。
从法律角度,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在办理离婚登记后即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并非必须经过公证才有效力。
若双方对财产分割无争议,且离婚协议条款清晰、合法,财产分配也已妥善完成,那么不进行公证通常也不会影响财产权益。
然而,在一些情形下,公证有其益处。比如,财产分割情况复杂,涉及大额财产、多类资产形式等,公证能增强协议的证明力,降低日后产生纠纷的风险。又或者一方对财产分割的履行存在担忧,公证后的协议在执行上可能更具保障,一旦发生争议,经过公证的文件在诉讼中往往更易被法院采信。
所以,离婚后财产是否公证,由当事人综合考虑自身财产状况、双方信任程度以及对风险防控的需求等因素后自行决定。
三、离婚后财产能赠予前妻吗
离婚后财产可以赠予前妻。从法律角度,离婚后财产的处分权归财产所有人。若该财产经合法分割后明确归属于一方,那么财产所有者对其享有完全的支配权,包括将财产赠予前妻这一行为。
只要赠予行为是财产所有人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受胁迫、欺诈等法定无效或可撤销情形,且赠予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该赠予行为即具有法律效力。赠予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实际交付等方式。如果涉及不动产等需要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的财产,在完成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后,赠予完成且不可随意撤销(除法定特殊情形外)。但如果赠予行为损害债权人等第三方合法权益,第三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总之,离婚后财产所有者有权自由决定是否赠予前妻财产。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子女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