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了然后人跑了算逃逸吗
一、撞人了然后人跑了算逃逸吗
撞人后逃跑一般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从主观方面看,逃逸者具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撞人后本有停车救助伤者、配合处理事故的义务,若直接跑掉,可认定其有逃避责任的主观故意。
客观上,撞人后逃离现场的行为符合逃逸特征。这种行为会使伤者无法及时得到救助,增加其伤亡风险,也破坏了事故现场的完整性,给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带来困难。
不过,并非所有撞人后离开现场的情况都算逃逸。比如,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而离开,且留下联系方式或及时告知警方,有证据证明其无逃避法律追究故意的,不算逃逸。
若撞人后逃跑被认定为逃逸,逃逸者要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在民事赔偿上,可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刑事方面,逃逸会使量刑加重。所以,发生撞人事故后,应立即停车,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处理。
二、肇事逃逸后又报警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后又报警的处理需结合具体情况。首先,其逃逸行为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若逃逸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过,肇事逃逸后又报警,可能被认定为有自首情节。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考虑逃逸行为造成的后果、自首的早晚、悔罪表现等因素,来判断是否从轻、减轻处罚及从轻、减轻的幅度。
总之,肇事逃逸后报警虽有自首情节,但逃逸行为本身的法律后果依然存在,最终处理要依据事故严重程度、造成后果及自首等情节综合判定。
三、撞到人走了又回来算逃逸吗
撞到人后离开现场又返回是否算逃逸,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撞人者离开现场时,主观上为逃避法律追究,即便之后返回,也构成逃逸。比如,撞人者因害怕承担责任、酒后驾车怕被查处等原因而逃离,之后因种种顾虑又折返,这种情况应认定为逃逸。因为其在离开的时间段,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但如果撞人者离开现场是为了采取合理措施,如前往附近求助、报警却因通讯问题未成功而暂时离开,之后及时返回现场,一般不认定为逃逸。其离开并非出于逃避责任的目的,而是为更好地处理事故。
判断是否构成逃逸关键在于离开现场时的主观动机。若有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即便返回也构成逃逸;若为合理处理事故离开,则不构成。事故发生后,建议当事人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以上是关于撞人了然后人跑了算逃逸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