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和骗取贷款的区别
一、贷款诈骗和骗取贷款的区别
贷款诈骗和骗取贷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区别:
一是主观目的不同。贷款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意图将贷款据为己有,根本没有归还的打算;而骗取贷款的行为人主观上通常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想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贷款用于经营等活动,一般有归还意愿。
二是法律后果不同。贷款诈骗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等;骗取贷款情节严重的构成骗取贷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相对贷款诈骗罪,刑罚相对较轻。
三是行为表现略有差异。贷款诈骗行为往往表现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且毫无还款诚意的行为特征;骗取贷款虽也有欺骗行为,但更多是在贷款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等,与贷款诈骗在行为恶劣程度上有区别。
二、贷款诈骗和骗贷的区别
贷款诈骗和骗贷存在多方面区别:
犯罪主体方面: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此罪;而骗取贷款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主观目的不同: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主观故意,即意图将贷款据为己有,根本没有归还的打算。例如,虚构事实骗取贷款后肆意挥霍,毫无还款行动。而骗取贷款罪中,行为人通常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贷款,可能是为了解决一时的资金困难,后续有还款意愿。
量刑标准差异:贷款诈骗罪是较为严重的犯罪,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等。骗取贷款罪相对来说量刑较轻,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
司法认定不同:在司法实践中,对贷款诈骗的认定需严格证明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骗贷重点在于审查欺骗手段及是否造成损失等情节。
三、贷款诈骗和合同诈骗区别
贷款诈骗与合同诈骗存在多方面区别:
-犯罪主体:贷款诈骗罪主体为个人,单位不能构成此罪;合同诈骗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侵犯客体:贷款诈骗罪侵犯的是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以及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合同诈骗罪侵犯的主要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以及市场交易秩序。
-行为手段:贷款诈骗罪是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等方法,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合同诈骗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发生领域:贷款诈骗发生在金融贷款领域;合同诈骗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包括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法律量刑:两罪在量刑上虽都依据犯罪数额和情节,但具体量刑标准不同。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合同诈骗罪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以上是关于贷款诈骗和骗取贷款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