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能要到薪资吗
一、劳动仲裁能要到薪资吗
劳动仲裁能否要到薪资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劳动者有充分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能证明用人单位拖欠薪资的事实,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那么通过劳动仲裁索要薪资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劳动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仲裁委通常会支持劳动者要求支付薪资的请求。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积极举证,按照规定程序参与仲裁活动。用人单位也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若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合理证据反驳劳动者的主张,将对其不利。
此外,劳动仲裁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若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强制手段保障自身获得薪资的权利。总之,只要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通过劳动仲裁索要薪资是有较大保障的。
二、劳动仲裁录音是怎么录
劳动仲裁录音需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录音行为应在合理、合法的场景下进行,不能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一般在公开场合或双方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录音,通常具有合法性。
其次,录音设备应确保能清晰、准确地记录对话内容,保证音质可清晰还原谈话细节。
再者,要妥善保存原始录音文件,不得进行剪辑、篡改等操作,以维持录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另外,录音内容要与劳动仲裁案件相关,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双方争议焦点等关键信息。例如涉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对话。
最后,在劳动仲裁程序中提交录音作为证据时,要说明录音的来源、时间、地点等情况,并按照仲裁机构的要求,以合适的形式提交,如刻制成光盘等。总之,合法、真实、相关且妥善保存的录音,在劳动仲裁中可作为有力证据支持自身主张。
三、劳动仲裁能否行政复议
劳动仲裁不能进行行政复议。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裁决的行为。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非行政机关,其作出的仲裁裁决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所以不能通过行政复议程序来解决。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能要到薪资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