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如下:
1.生产、销售的假药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此类假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经发现即应立案。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贻误诊治的。药品若缺失关键有效成分,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易延误患者病情,符合该情形即达到立案标准。
3.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药品标注的适用病症或功能主治超出合理规定,可能误导患者用药,危害健康,满足此条件应立案追诉。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急救药品若缺少关键有效成分,将严重影响对危急患者的救治,属于立案情形。
5.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这是兜底条款,涵盖其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生产、销售假药情况。只要有证据证明存在生产、销售假药行为且符合上述标准之一,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进行刑事追诉,以维护公众用药安全和市场秩序。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其定罪量刑标准如下:
定罪方面,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此罪,不论该假药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实际危害后果。因为假药本身就具有潜在的严重危害性,法律对此持零容忍态度。
量刑方面,分为不同情形:
1.一般情况下,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比如造成轻伤、重伤等伤害后果。“其他严重情节”包括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等。
3.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生产、销售假药导致他人死亡等极其严重后果。
总之,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罪,法律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相应的严厉惩处。
三、生产销售假药罪从犯如何量刑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对于该罪的从犯,量刑时会依据主犯的量刑,并结合从犯自身的具体情节来判定。
首先,《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在量刑时,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而言,若从犯参与程度较低,未直接参与核心生产、销售环节,且所涉假药尚未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可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幅度内从轻处罚,甚至有可能适用缓刑,同时并处罚金。若案件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但从犯作用较小,可能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区间内减轻处罚。
总之,生产销售假药罪从犯的量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以上是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