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以什么生效
一、劳动合同以什么生效
劳动合同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具体而言,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具备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依法设立并有权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均出于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生效后,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享受相应的权利。
二、劳动合同要怎么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涉及劳动合同纠纷,需依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搜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其次,准备仲裁申请书,写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然后,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将开庭通知送达双方当事人。开庭时,双方需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仲裁委将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要分岗位吗
劳动合同通常会明确岗位。明确岗位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有助于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用人单位依岗位要求安排工作任务、确定劳动报酬等,劳动者按岗位要求履行职责,从而保障双方行为的可预期性。其二,是劳动管理的基础。便于用人单位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和调配,实现高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三,关乎职业发展与权益保障。岗位信息是劳动者规划职业路径的依据,同时在涉及调岗、培训、竞业限制等诸多法律问题时,明确的岗位约定是判断相关行为合法性及合理性的重要参照。所以,劳动合同中一般会对岗位进行详细约定,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条件等内容,以确保劳动关系的规范有序运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以什么生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