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后果

2025-11-13 18:05:12 法律在线 0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后果?劳动合同解除分协商、用人单位单方和劳动者单方解除。协商需双方自愿一致,用人单位付补偿。用人单位单方分过失、非过失辞退和经济性裁员,补偿情况不同。劳动者单方分预告和即时解除,即时可要求补偿。解除后双方有相应手续要办。具体详细内容和湘声在线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

   协商解除条件是双方自愿且达成一致。程序为双方协商,签订解除协议。法律后果是双方劳动关系终结,用人单位需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分三种情况。一是过失性辞退,如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条件是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情形,无需提前通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程序是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过错并通知解除。二是非过失性辞退,如劳动者患病不能从事原工作等。需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三是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等原因裁员,需提前说明情况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也分两种。预告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无经济补偿。即时解除适用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并要求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二、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不续签一直用人咋办

   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但继续用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义务受到相应法律调整。

   对于劳动者而言,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自合同期满未续签满一个月的次日起,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也面临一定法律风险。除支付双倍工资外,若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用人单位还可能需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后续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总之,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却继续用人,双方权益受法律保障与约束。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义务,避免法律风险。

   三、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怎么办

   企业没签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企业虽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仍违反了法律规定。

   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与企业协商,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说明法律规定,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2.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然后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企业改正。

   3. 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申请仲裁时需注意仲裁时效。

   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履行了部分法定义务,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样是其法定责任。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要求企业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