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记录保存多久
一、劳动仲裁后记录保存多久
劳动仲裁案件的记录保存期限有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仲裁中形成的材料应立卷归档。
一般来说,仲裁卷宗分正卷和副卷。正卷材料主要是仲裁申请书、答辩书、证据材料、庭审笔录等直接与案件处理相关且可对外公开查阅的材料;副卷材料多为内部审批表、讨论记录等不对外公开的材料。
按照规定,仲裁卷宗正卷保存期不少于十年;副卷保存期不少于五年。但对于一些涉及集体劳动争议等重大案件的卷宗,保存期限会更长,通常保存期不少于二十五年。
保存期限的设定旨在满足后续可能出现的查阅、复查等需求,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也为劳动仲裁工作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提供支撑。同时,在规定期限内妥善保存仲裁记录,也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定职责所在。
二、劳务工不能劳动仲裁吗
劳务工能进行劳动仲裁。劳务工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只要符合劳动仲裁受理条件,均可提起仲裁申请。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
劳务工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如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材料等。将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会按法定程序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决。
所以,劳务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判决后要去劳动仲裁吗
如果已经有了生效判决,通常无需再去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不同程序,二者一般不能同时进行。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多数劳动纠纷需先经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当法院作出判决后,意味着该劳动争议案件已走完司法程序,具有终局性。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出现重大变化,有新的证据足以影响原判决结果,或者原判决存在程序严重违法、适用法律错误等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等法律途径寻求救济,但这并非重新进行劳动仲裁。总之,判决生效后,一般不能再启动劳动仲裁程序解决同一劳动争议事项。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后记录保存多久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