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年限纠纷如何处理
一、土地年限纠纷如何处理
处理土地使用权期限争议的一些方法:首先,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强烈建议您和当事人先达成共识,看看是否能友好地解决争议;其次,若无法协商出双方都满意的结果,那么就请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来介入调解;最后,如果您对土地管理部门的调解结果不太满意,也别担心,您还可以把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二、土地能不能买卖
根据我国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公民和企业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意味着,公民和企业不能自主掌控土地的买卖行为。对于国有土地,包括农村集体用地,其出售或流转必须经过合法程序,并且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具体来说,集体用地需要先完成土地征收,然后再交由政府进行处置。换句话说,政府在土地交易的一级市场中具有绝对的主导权。
三、土地没有签合同算不算承包
土地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可能构成事实上的承包关系。
从法律规定看,承包土地应当签订书面承包合同。但是如果发包方已经将土地实际交付给承包方耕种,承包方也对土地进行了投入、经营管理等行为,并且发包方认可这种承包事实的,也可以认定存在承包关系。
一方面,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有口头约定承包土地相关事宜,例如约定了承包的地块范围、承包期限、承包费用等主要内容,再加上实际履行行为,这是认定承包关系存在的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惯例,比如某村民长期耕种某块土地,村民委员会也没有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为存在事实上的承包关系。
不过,没有书面合同会带来一定风险,例如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征收补偿等权益主张时,可能会面临举证困难等问题。
以上是关于土地年限纠纷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