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假账多少金额够判刑
一、做假账多少金额够判刑
做假账可能涉及多种罪名,常见的是逃税罪与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
(一)逃税罪
1. 如果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可能被判刑。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为五万元以上。不过,如果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同样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这里的数额较大标准也是五万元以上。
(二)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刑。这里情节严重是指,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二、做假账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虚构会计记录可能构成逃税罪。
若以避税为目的,且逃避税额达法规中规定的较大幅度,或占税收比例达到百分之十,将面临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及罚款。
若逃税额巨大,或占税收比例超过百分之三十,则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
三、做假账被发现会坐牢吗
若涉及虚构财务账簿,此类行为一般将构成犯罪行为。大规模造假的,其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20余万元的部分,足以被界定为数目庞大之情形,对于其中直接责任人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三年直至七年的刑罚措施,同时还需处一定额度的罚款。如涉及单位违法乱纪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对该单位追究罚金的刑事责任,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领导和其他参与造假的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在此基础上,本法则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另设有具体规定的,均须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以上是关于做假账多少金额够判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