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企业不赔偿怎么办
一、劳动仲裁企业不赔偿怎么办
若劳动仲裁后企业不履行赔偿义务,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应依法履行,若其拒不执行,劳动者有权借助司法强制力要求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促使企业支付赔偿款。其次,关注企业财产状况。若发现企业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应及时告知法院,以便执行程序顺利推进。再者,还可申请对企业进行限制消费等措施。对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等主要负责人,法院可依法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如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迫使其尽快履行赔偿责任。最后,劳动者也可考虑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等方式,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赔偿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总之,劳动者有多种途径保障自身通过劳动仲裁获得的赔偿得以实现。
二、劳动仲裁如何申请一裁终局
申请劳动仲裁一裁终局,需满足特定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适用一裁终局。
申请时,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
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会按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可进行举证、质证等环节。若符合一裁终局情形,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能就该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劳动者对该裁决不服的,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申请一裁终局应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法、有效的保障。
三、劳动仲裁的援助律师收费吗
劳动仲裁援助律师通常不收费。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援助需满足一定条件,比如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且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符合条件后,会指派援助律师承办案件。
援助律师会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参与庭审等。这既能确保当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获得帮助,又能使他们的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让法律的公平正义得以充分彰显,使困难群众也能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企业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