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到期拖欠工资合法吗
一、离职到期拖欠工资合法吗
离职到期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若用人单位存在离职到期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其一,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及时支付拖欠的工资;其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其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其四,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离职到期拖欠工资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拖欠工资外面蹦迪违法吗
拖欠工资本身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工资侵害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而拖欠工资者在外面蹦迪,这一行为单独来看并不违法。但如果该行为发生在法院判决其支付工资,且其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的情况下,则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劳动者遭遇工资拖欠时,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权。若用人单位在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拖欠工资会被追责吗
拖欠工资可能会被追责。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民事责任方面,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其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刑事责任上,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以上是关于离职到期拖欠工资合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