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有哪些要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有哪些要件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要件:发包方一般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承包方需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但需符合法定条件。
客体要件:合同指向的对象是农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土地。
内容要件:
(一)明确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等基本信息,确保承包标的清晰准确。
(二)约定承包期限,不同类型的土地承包期限有法定要求,如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等。
(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包方应保障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应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四)约定承包费及支付方式等经济条款,若有其他特殊约定,也应在合同中明确。
形式要件:通常应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避免纠纷发生时难以举证。同时,合同需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二、农村土地承包案由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案的案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
1. 这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存在争议引发的案件。例如,两个或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块土地都主张自己享有承包经营权,可能因为土地界限不明、登记错误或者历史遗留问题等导致。
2. 比如在土地流转后,原承包人和新承包人之间对承包经营权的归属产生分歧。
(二)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1. 当承包地被征收时,关于征收补偿费用如何在集体、承包农户等主体之间分配容易引发纠纷。
2. 像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村集体以各种理由克扣或者不合理分配补偿款给承包农户的情况。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1. 包括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方式中产生的争议。
2. 比如在转包合同中,转包方和接包方对转包期限、转包费用等约定不明确或者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1. 在承包人死亡后,对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继承以及由谁继承等问题可能引发纠纷。
2. 例如多个继承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份额或者继承资格存在争议。
三、农村土地产权多少年
农村土地产权问题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
二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时间限制,它是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只要该集体组织存在,这种所有权就一直存在。
三是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无期限性,农村村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在符合相关规定和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长期有效。不过,如果出现宅基地闲置、房屋灭失等特定情形,集体组织可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以上是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有哪些要件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