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怎么办
一、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怎么办
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属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公司也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若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 向公司提出签订要求,明确告知其不签合同的法律后果,督促公司尽快签订。
2. 若公司仍拒绝,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罚款。
3. 还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促使公司依法依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试用期内辞职要赔偿违约金吗
试用期内辞职,一般情况下无需赔偿违约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然而,在试用期内,通常不存在此类因专项培训而约定服务期及违约金的情形。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于试用期辞职需支付违约金的特别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那么就需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所以,试用期内辞职是否赔偿违约金,关键在于劳动合同有无相关特殊约定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三、试用期离职不放人直接走行么
试用期离职,劳动者可以直接走。
根据法律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赋予劳动者的法定解除权。
虽然法律赋予了劳动者这样的权利,但从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建议尽量提前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做好相应的人员安排和工作交接准备。
若直接走,可能会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不便,比如工作衔接不畅等。但从法律层面讲,劳动者履行了提前三日通知的义务后,其离职行为是合法有效的。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直接走而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或克扣工资等。如果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进行刁难,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并支付应得的工资报酬等。
以上是关于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