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谁来赔偿
一、劳动仲裁后谁来赔偿
劳动仲裁后赔偿责任的承担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若用人单位败诉,通常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比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仲裁裁决需支付赔偿金,那么这笔赔偿金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
若存在劳务派遣关系,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侵害,在确定赔偿责任时需区分情况。若因用工单位原因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劳动者可要求其中一方或双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双方再根据内部约定分担责任。
若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承继单位应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例如企业发生合并,新的合并企业需对原企业职工因工伤等劳动纠纷的赔偿负责。
此外,如果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法律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总之,劳动仲裁后的赔偿责任主体要依据具体法律关系和事实情况来判定。
二、劳动仲裁归哪个部门
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专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机构。
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且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其职责是依法受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劳动争议做出公正裁决,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旨在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劳动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决。
三、劳动仲裁后多久诉讼
劳动仲裁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因具体情况而异。
一般而言,如果是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应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十五日是法定的起诉期限,逾期不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在这十五日的期限内,要准确计算起算点。若仲裁裁决书是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自该日期起算;公告送达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自公告期满次日起算十五日起诉期限。
需注意,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具体操作流程和时间计算上可能会存在细微差别,但总体的十五日起诉期限是明确且统一适用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务必严格按照此期限行使诉讼权利,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在法律程序中得到妥善处理。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后谁来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